前幾年從鋼鐵行業跨界鋰電池的大中礦業,在廣泛布局了碳酸鋰項目后,又瞄準了固態電池的重要材料金屬鋰。6月18日,大中礦業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擬在湖南臨武縣建設“年產3000噸金屬鋰電池新材料項目”,項目總投資10億元。
該項目計劃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為科研攻關階段,2025年完成金屬鋰電池新材料研發、小試、中試;二期規劃建設年產1000噸金屬鋰電池新材料生產線,計劃于2026年4月開工建設,2027年底建成投產;三期規劃建設年產2000噸金屬鋰電池新材料生產線,計劃于2027年6月開工建設,2028年底建成投產。
“金屬鋰電池材料具有高比容量的顯著優勢,是高性能電池、尤其是固態電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符合新能源產業升級的發展趨勢。”大中礦業在公告中表示。目前該公司在臨武縣已擁有324萬噸碳酸鋰當量,并配套建設了鋰礦采選及碳酸鋰加工項目,形成了采選冶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搭建起鋰電新能源材料產業基礎。
據了解,大中礦業成立于1999年,主要從事鐵礦石采選、鐵精粉和球團的生產銷售,以及機制砂石的加工銷售,主要產品為鐵精粉、球團、機制砂石等。根據大中礦業發布的2025年一季報,該公司營業總收入為9.2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0.52%,凈利潤為2.25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6.96%。
基于鐵礦石屬于周期性行業,幾年前大中礦業選擇進軍鋰礦新能源行業,以對沖鐵礦行業的周期風險,增強公司盈利能力。
2022年10月,大中礦業與湖南臨武縣人民政府簽署協議,約定該公司及下游企業共同投資160億元,擬建設4萬噸/年碳酸鋰采選冶及配套下游正極材料、鋰電池等項目。同年11月,大中礦業計劃投資約200億元在內蒙古赤峰市建鋰電低碳產業園。
2023年4月,大中礦業通過拍賣取得郴州市城泰礦業80%股權,并進而控制臨武縣雞腳山礦區含鋰多金屬礦產資源,為該公司臨武鋰電采選、碳酸鋰加工項目的建設提供了資源基礎。同年10月,大中礦業公告,其全資子公司湖南大中赫擬實施一期年產2萬噸碳酸鋰項目,預計建設投資為13.04億元。
近期大中礦業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該公司湖南項目采用“采、選、冶一體化”經營模式,實現了鋰原料的100%自給自足。其湖南雞腳山礦區首采區——通天廟礦段已探明資源儲量約324萬噸碳酸鋰當量,規劃年采選生產規模為2000萬噸,具備顯著的產能規模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