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高端芯片一樣,動力電池正成為中美地緣政治博弈的底牌之一。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上臺,中國相關產業的發展和企業全球化布局都受到了嚴重影響。
值得關注的是,特朗普政府對于動力電池的“出招”,不僅嚴重損害美國電動汽車企業的戰略規劃與發展,甚至嚴重影響美國汽車產業電動化轉型步伐。
據羅迪歐研究公司與麻省理工學院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的聯合統計數據,自特朗普上臺以來,今年第一季度,位于美國的電池工廠被取消的項目,總價值已超過6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31億元)。
5月22日,“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OBBB法案”)在美國眾議院以微弱優勢通過,該法案將大幅削減拜登政府《通脹削減法案》(IRA)中的清潔能源補貼,“包括提前終止補貼、限制外國實體參與等。”
2022年8月,美國上任總統拜登簽署了《通脹削減法案》,提出“美國消費者在購買或租賃電動車時可享受7500美元的稅收減免”。同時,拜登政府還與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和Stellantis等多家車企發布聯合聲明,計劃到2030年零碳排放汽車銷量占新車總銷量40%-50%的目標。
然而,特朗普剛一上臺就宣布,“立即暫停”《通脹削減法案》,并宣布廢除“2030年電動車占新車銷量50%的目標”。
取消稅收減免的同時,特朗普還對電動汽車關鍵零部件的進口征收高額關稅。今年4月,特朗普正式簽署“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宣布對所有貿易伙伴設立10%的“最低基準關稅”,并對多個貿易伙伴征收更高關稅。
01
美國電池產業困局何解?遠景以“張弛之道”破局
受“對等關稅”政策及取消IRA法案中的稅收減免提案影響,越來越多涉及中國的電池產業鏈企業,放緩了在美工廠的建設節奏,或重新審視其投資計劃。
首當其沖的就是美國福特汽車的電池項目。原本,福特汽車計劃在密歇根州馬歇爾市投資30億美元建設電池工廠。該工廠計劃明年開始投產,生產電動車所需電芯,采用的正是來自中國寧德時代的授權技術。若OBBB法案獲得正式通過,該項目將不再具備獲得聯邦補貼的資格。
福特執行董事長William Clay Ford Jr.對此表示,補貼被取消“將使我們在馬歇爾的項目陷入危險境地”。他強調:“我們是基于當時的政策環境做出的投資決策,現在卻在資金投入后遭遇政策變更,這并不公平。”
福特汽車密歇根電池工廠
據悉,美國另一家電池材料初創公司Group14 Technologies也推遲了其位于華盛頓州莫西斯湖(Moses Lake)的電池材料工廠建設。原因是其中國供應商不愿承擔可能上漲的高額關稅,“100%以上的關稅威脅,已經引發了中國客戶的警覺,大家都在說,‘我們還是先觀望一下吧。’”
除了美國本土企業,作為目前在美國建立的最主要的外國電池企業之一——松下控股首席執行官Yuki Kusumi 日前也表示,該公司將推遲在美國建立第三家電池廠,并專注于在美國堪薩斯州第二家工廠的投產。
最新一例則是,全球最早在美實現大規模動力電池生產的企業——遠景動力,近期已根據實際情況優化在美戰略布局:主動提速儲能業務,其位于美國田納西工廠的儲能產線,已于今年4月率先投產,正加快爬產;同時暫緩其動力電池項目,將審慎評估其位于南卡羅來納州電池工廠(簡稱南卡工廠)的建設,直至美國市場政策明朗。
據悉,遠景動力田納西工廠是整個北美市場首個投產的儲能電芯工廠,產品將交付頭部儲能集成客戶,以滿足北美對高性能儲能產品的迫切需求,有效支撐其在當地市場的拓展。公開信息顯示,遠景動力是全球最早量產300+Ah、500+Ah儲能電芯的企業,2024年其海外儲能電芯出貨量位列全球前三。
遠景動力田納西電池工廠
一方面,特朗普主張“美國優先”,希望打造本土化的電池產業鏈,擺脫對中國的依賴;另一方面,在中國已深度主導行業格局的現實下,如果完全切斷與中國的合作,美國不僅在短期內將難以形成具備競爭力的產業體系,且可能與中國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差距越來越遠。
02
全球化布局成抗風險“密碼”
寶馬集團早在2022年10月就宣布,選擇遠景動力作為其新一代純電平臺動力電池供應商;合作車型涵蓋面向全球市場的X7、X3,以及北美與拉美市場的X5、X6。
2023年2月,美國汽車巨頭福特汽車公司宣布,計劃與寧德時代合作,投資35億美元在密歇根州建立一家電動汽車用磷酸鐵鋰電池工廠;同年,美國電動汽車廠商Rivian宣布與國軒高科合作,國軒高科將在美國建設大型電池和材料生產基地……
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已經對國際主流車企,全球視角下的區域供應鏈安全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
不過,盡管如此,依托全球化的布局優勢,部分電池頭部企業已經形成極強的抗風險能力。
盡管面臨政策波動帶來的短期調整,但遠景動力稱,將確保其在美國南卡和肯塔基州兩座新建工廠的產能實現。原計劃由遠景動力南卡工廠生產、配套寶馬的46系列大圓柱電池,將改由其全球產能網絡實現對寶馬46系列大圓柱電池的穩定供貨。
遠景動力大圓柱產品,持續發往海外
近日,遠景動力46系列大圓柱電池產品,已在其無錫江陰超級工廠量產下線,交付寶馬全球電動平臺車型。同時其正在滄州超級工廠加快部署更高效率的生產線,預計2025年下半年實現批量投產。
遠景動力等企業在美國的一系列快節奏的調整,正是基于“政策不確定性”和“成本敏感性”的理性決策。
作為全球化布局最早、主流市場覆蓋全面的電池科技公司之一,遠景動力目前在中國、日本、美國、英國、法國、西班牙,布局了多個電池制造基地。過去一年中,遠景動力在中國滄州、日本茨城、法國杜埃的電池超級工廠均已投產,同時該公司設立在英國、西班牙等多國的電池工廠,也將陸續投產。
盡管美國市場短期內面臨政策調整與市場波動的挑戰,但多數企業在全球范圍內的戰略布局并未有大的改變,對全球動力電池和儲能的長遠發展仍保持信心。構建更具韌性的全球化生產網絡,來抵御未來市場的不確定性,愈來愈成為多數玩家的普遍共識。

